(相关资料图)
省政协常委、农工党陕西省委员会副主委、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卓亚发言。
西部网讯(记者 李媛 杜鹏)8月8日上午,陕西省政协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10位来自不同界别的政协委员围绕“发挥文化资源优势 加快打造万亿级文旅产业”为主题作大会发言。
省政协常委、农工党陕西省委员会副主委、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卓亚以《提升传统村落魅力 助力文旅强省建设》为题进行发言。
在调研中,袁卓亚发现传统村落存在这些问题:一是分布较为分散,基础设施落后。我省有179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和484个省级传统村落,乡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大多分布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方,基础设施陈旧简陋。二是开发过度,丧失历史的原真性。大量迁出村落的原住民,将传统村落整体出让给旅游企业经营,使其在“腾笼换鸟”中过度开发,导致历史村落难寻“生活真实性”。三是盲目追求经济建设,缺乏规划保护意识。一些开发商不加限制地接待游客,超出传统村落承载的游客容量,导致部分传统村落受到不可逆的破坏。发挥传统村落文旅资源的巨大潜力,挖掘传统村落好山、好水、好风光的资源优势,对助推全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袁卓亚建议,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网,探索高效发展利用机制。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实践经验,以传统村落为节点,以交通干线串联,因地制宜连点串线成片,划定陕北、关中和陕南多片保护利用实施区域,对重点建设项目实行“揭榜挂帅”,构建由国有企业控股、民营企业注资的合作机制。明确区域内村落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时序,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绿色生态、田园风光等特色资源优势,统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布局,推进乡村旅游深入发展。
对标成功典范,以“活化”给予传统村落新生。充分借鉴延安市梁家河村和榆林市郝家桥村规划经验,传承保护传统村落民居和优秀乡土文化,突出地域特色和乡村特点,保留具有本土特色和乡土气息的乡村风貌,从静态保护转变为活态传承,将传统村落的生产生活方式及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乡村旅游资源。同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完善村级服务体系,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多部门联动协作,推动传统村落“形”“神”融会贯通。推动文旅部门同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合力协同,加强对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指导支持和动态管理。在保护传统村落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和传承活态乡土文化,让乡愁有“乡”可寻、有“愁”可寄。
发展数字经济,构建“互联网+村落文化”新模式。积极运用数字化技术改进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建立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通过网络调查、大数据抓取等手段分析公众的文化需求,以数字形式对传统村落中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方面信息进行保存、展示和管理,并通过移动互联网为公众提供数字展示、教育和研究等服务。
根植文化基因,创新村落特色文旅产品供给。立足传统村落特色资源,打造一批标志性、引领性、关键性的文旅产品,结合传统村落文化定位和资源优势,创新开发康养旅游、研学旅行等产品,丰富传统村落文旅产品供给,推动文化和旅游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入整合全域旅游资源要素,弘扬传统村落魅力,塑造“文化+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新模式。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3 今日净水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